從小太陽出生,我們就盡量執行正向教養。因為慣性干擾,也有情緒高漲而破功的時候,但大致上都能盡力做到。
一直以來我都很相信正向教養,但是八月份開始上學後,小太陽持續每天好幾次的情緒潰堤、尖叫、躺地、打人、破壞東西。雖然媽媽喜歡搖滾樂,但我喜歡的是伍佰不是閃靈啊~~
每天面對高壓、高頻的情緒釋放,對於學習路上的我,也有招架不住的時候。本來可以討論、商量的親子關係,變成孩子期望只能聽他的,所有的需求都要被滿足。
有一次,已經陪伴同理尖叫、哭泣、躺地的小太陽快半小時,他的情緒仍在高點,甚至開始踹在旁陪伴的我。我抓住他的腳,一邊提醒他,不能打人,一邊拉開距離避免被踢。
面對被攻擊,心裡自然是生氣、不舒服的,心想是因為正向教養,所以你才敢對我暴力攻擊嗎?但小太陽更生氣,追過來要繼續踹我,我比出暫停手勢,進入房間冷靜,沒想到他卻追過來踹門。
當下不敢置信,也有種被逼到絕境的感覺,憤怒、挫折、無力,揉和捍衛自己的生物本能,我怒氣沖沖把門打開,把小太陽抱到客廳墊子上。在他繼續尖叫、踹我的同時,我大吼把所有的不滿宣洩出來。對!我當下只想發洩所有的不舒服,我受傷了。
吼完後,小太陽冷靜了一點,不停喊著媽媽。當下很衝擊,老娘同理陪伴你這麼久,結果比不上我大吼罵你嗎?
腦中響起一些,擁護打罵教育的人常說的話「廢話這麼多,打下去就對了」、「打罵下去就會聽話了」,在孩子判若兩人的反應下,感受到打罵教育收效迅速的成果,真的可以立即舒緩家長的挫折感。
雖然小孩比較冷靜,但我一點也不開心,因為我知道他杏仁核裡面的憤怒,只是被害怕取代了。我希望孩子怕我嗎?當然不!我的心情複雜,憤怒、挫折、無力又加上自責和傷心,我和小太陽各自冷靜了好久才有辦法對話。
處理好情緒,讓感受淡淡流過。睡前,我坦然的和孩子承認錯誤,吼罵並不是一個好方法。當我道歉後,小太陽抱著我,也跟我道歉,他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,但他無法控制自己。
我們一起討論解決方案,我也誠實的告訴他,媽媽也會生氣,也還在學習控制情緒,所以我需要去冷靜,需要他配合等待,而不是踹門,那會讓我更生氣。而且踢我會讓我很痛,媽媽也要保護自己。
發生衝突的當天,我們都會在彼此平靜下好好討論。後來溫習《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:學齡前兒童篇》一書,才發現我下意識的做了3R原則,3R原則提醒在錯誤時如何修復關係:
1. 承認(recognize)─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,而不是感到羞愧
2. 和解(reconcile)─透過真誠的道歉來與對方和解
3. 解決(resolve)一同找出合適且可行的解決方案
衝突後難免自責,接納他、承認他,讓自責快速輕巧的離開,然後省思可以改變調整的地方,試著執行與練習。失敗也有價值。
每次教養挫折時,我會投入閱讀,到喜歡的老師臉書上逛逛,不見得會獲得答案,但可以獲得穩定的能量。靜心,讓自己陪伴自己,讓情緒過去。「我願意愛我自己,我願意帶著耐心支持自己繼續練習新的選擇」,時不時把這句話拿出來咀嚼,好好思考下一步並和愚父聊一聊面臨的狀況。
對正向教養的懷疑,其實是巨大的挫折讓人難以承受,於是我轉移挫折到正向教養身上。將期待從「我同理、陪伴孩子,他的情緒就該穩定」轉移到儀婷老師說的「陪伴、同理孩子,是要讓孩子感覺被支持,而不是解決情緒」,我覺得自己就輕鬆了一大半。
理解孩子追求關注與權力的需求,調整關注與權力分配。理解他在學校過度努力,回家後需要釋放壓力。理解對他來說,我是安心的存在,所以對比我與愚父,他會更肆無忌憚的在我面前哭鬧,到我無承受。理解不代表接受,也告訴孩子媽媽的能與不能,底線在哪裡。
觀察愚父和小太陽的互動,他們兩個在一起時,小太陽情緒高張的狀況相對少。 愚父對小太陽是比較彈性的,也會用轉移的方式,在小太陽情緒還在醞釀期時化解掉。我相對來說比較固著,較遵守規範,也覺得孩子有情緒,那就讓他把情緒走完,但有時狀況可能不允許,或已超過自己或孩子能負荷的。
於是覺察自己的底線在哪裡,覺察自己的狀況和孩子的狀況,適合什麼樣的應對。有時候鬆散一點、彈性一點,用玩樂的方式進行無趣的日常活動。有時候直白地點明,「你很累、媽媽也很累,我們一起快速完成,一起快快休息。」或「媽媽今天的狀況不好,需要你幫忙配合。」是提醒、也是示弱,大人也有需要孩子照顧的時候。當然孩子願意配合時,也要大大鼓勵與感謝。
是否會因為一次的衝突,而讓孩子永久創傷?爸媽難道都不能犯錯?
紀錄片《創傷的智慧》(The Wisdom of Trauma)提到:孩子受創,不是因為受傷,而是因為他無人訴說,只能獨自承擔。
為此我感謝正向教養,讓我和孩子可以彼此訴說交流,坦承彼此的脆弱與需求,我不是溫柔不會生氣的完美媽媽,但我願意當接納自己與孩子、聽自己與孩子說話的媽媽,我相信這是打罵教育做不到的。
怡辰老師說「把最溫柔的鼓勵對自己說」,承認自己做不到,但願意改變、願意練習,我們可以當全世界最愛自己的人。
當我懷疑正向教養時,對自己正向教養,幫助我跨過挫折的迷障。失敗很痛苦,但珍惜每一次失敗,因為失敗裡面有成功的養份。
✅正向教養
✅對自己也要正向教養
✅圖片來自繪本「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」
✅愚父是我老公、小太陽是我兒子
✅一天又平安的過去了,感謝愚家一家的努力
✅幼兒園的小菜雞不是好惹的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