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和我的內向孩子~八要攻略

小太陽是個內向(迴避性高、活動量低、反應度低)的孩子,第一眼看到他的朋友大部分都會說「他好乖」,因為外顯行為可以看到,他坐得住、喜歡靜態活動、小聲說話、看起來淡定的不得了,很能帶出場的感覺。

但是有些地方我們也感到困擾,比如說自信的不足、過度小心翼翼,讓他學走路花了很久的時間(矯正1.3歲才敢放手走,但其實在那之前他就可以自己走了,但不願意),大肢體動作也比較不協調(很害怕受傷不敢嘗試跳高跳低、走平衡木之類的)。

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壓抑情緒,讓我們容易錯過他的喜好和感情。接受新事物緩慢,常常我們以為他會喜歡的活動,他倒退三步。或容易認定一個想法(比如我辦不到),就固執的不願意再嘗試。

這是他的天生氣質,大腦內建的神經迴路,所以我們不要理他嗎?

毋是安呢!

先天氣質只是個性的最初始元素,並非絕對,親子互動的方式和生活經驗,可以重新塑造及改變幼兒的大腦迴路。了解先天氣質的目的,是讓成人可以用適合的方式來引導孩子。阿德勒式教養所提倡的鼓勵,也是幫助我們用正向方式引導孩子的一大利器。我們做了一些調整:

🔅讓專業來協助:比如說肢體不協調,我們帶孩子學游泳之外,也增加體操課。雖然運動的過程,孩子一直要媽媽在旁邊(對環境的不安全感),但的確在將近半年的課程後,看到孩子因為協調性變好,對自己身體掌控度增加,而增加自信(然後就開始面對孩子在家爬上爬下、跳來跳去)。


🔅給他時間,等他接受新事物或增加彈性:事件前先給他預備的時間,比如下星期要剪頭髮,這星期就先預習剪髮的繪本故事,待剪髮前一天明確告知明天要去剪頭髮。各種活動結束前都利用兩次鬧鐘給予心理準備。


🔅故弄玄虛的引誘孩子參與:通常當我們主動邀約小太陽一起參與活動,他都是拒絕的,想讓他參與遊戲,就在他旁邊先玩得津津有味,等他自己靠過來,再不著痕跡的交辦遊戲任務給他。


🔅增加成功經驗:孩子有主動爭取他想要的,在不違反規範下,我們會盡量滿足他,並且告訴他:謝謝你有告訴爸爸媽媽你想做什麼,這樣爸爸媽媽就知道可以怎麼幫你,下次你想要什麼,都可以說出來,我們來討論。


🔅讓孩子參與討論與決策:家裡大大小小的事,晚餐吃什麼、玩具使用規範、一天想洗幾次碗….等,都讓孩子一起討論、選擇或表決,讓他知道自己的意見是重要的,而且可以影響決策。


🔅創造孩子主動發言的機會,譬如小太陽很喜歡體操教室的跳床,但那是大孩子上課的教具,當孩子跟老師比較熟了之後,讓孩子自己去請問老師,一開始會不敢問,媽媽先幫忙,但約定好下次由孩子問。等到下次時,孩子退卻,我會問他:媽媽跟你牽手陪你去問好嗎?如果他無法開口那就這樣,鼓勵他下次再試試看。媽媽退出不再幫忙。


🔅鼓勵,絕對是最有效最重要的!任何一點小小的進步都值得鼓勵,即使失敗都可以鼓勵!


今天有大聲一點點跟警衛伯伯打招呼,立刻鼓勵:媽媽有聽到你今天大聲的跟阿伯講話,阿伯也有聽到了很開心還有回應你耶!
很想跟老師開口要跳床卻失敗:媽媽有看到你很努力想跟老師說話,今天還沒準備好沒關係,我們回家練習,下次媽媽再陪你一起跟老師說。
開口要跳床成功了:你今天自己跟老師說你要跳床,媽媽覺得你好勇敢,因為你有跟老師說,所以可以玩跳床,好開心對不對?
教孩子說出情緒,當他有表達時:謝謝你告訴媽媽你的感覺,媽媽知道了,給你抱抱好嗎?

就算做了這麼多引導,我還是做好心理準備,孩子去上學可能在團體生活裡面,就是站在旁邊看別人活動,或其他人玩得很開心,他一個人坐在椅子上的狀況。因為那是他的先天氣質,#面對壓力時他的因應會是最原始的樣貌。我能做的事,就是和老師溝通孩子的狀況,他需要比別人更多的時間來適應環境及建立安全感。他老師願意引導,那是幸運。老師不願意引導也沒關係,但不要逼迫他。

#接納孩子原本的樣子(先天氣質)孩子會學會愛自己。

#鼓勵讓孩子長出自信與勇氣,更能試著去克服困難、甚至去挑戰困難。

#還有接納孩子的情緒,教他學會表達與抒發,孩子會學會如何和自己相處。這三件事是蘇飛正在學習,也希望能帶給孩子的禮物。

你呢?你想帶給孩子什麼禮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