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姐妹打電話給我,說全國各級學校停課第二天,和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一起居家辦公第一天,她就爆炸了!
原來正在居家辦公水深火熱之中,孩子跑過來找她講話,她只能回:「拜託!你可以不要靠近這裡嗎?媽媽很忙」,然後孩子就默默的走到沙發掉淚,但媽媽只能繼續忙無法安慰他,等到中午吃飯時才能抱抱他,跟他說:「對不起,媽媽讓你傷心了」
好姐妹說她超內疚,因為她看到孩子自己拿書看,知道他也很忍耐不想吵媽媽,但自己真的分身乏術,連回答他的問題都做不到….
家長挫敗、孩子傷心,這種兩敗俱傷的情況,相信也是很多停課家庭的寫照。
我告訴好姐妹:「我感覺今天是個讓你挫折的一天,你萬分不得已拒絕了自己的孩子,心裡一定很難受!但我要說,“你今天已經做得很好了“,我看到你在中午抽空道歉和安慰孩子,你的心中有滿滿的愛」!
雖然寄望開學解脫,不過疫情不明朗,何時復課難以預料,國小、國中學童還有線上教學擋擋,但大部分幼兒園可是放生小孩,讓家長自由發揮耶!完全是肉搏戰來著,每天這樣互相傷害、身心俱疲也不是辦法啊!我們可以怎麼做呢?

1.和孩子一起制定一日作息表:最好參考幼兒園課表,採用和學校一樣的上課、下課、點心、午睡等,上課內容由家長和孩子擬定發揮,但時數最好比照幼兒園。
阿德勒告訴我們,讓孩子參與制定計畫,孩子會從中獲得鼓勵和貢獻感,從而增加對計劃的配合和遵從度。另外維持和幼兒園一樣的作息,可以讓孩子經由外在秩序,去穩定內在秩序。很多大人忽略秩序感對幼兒的重要性,阿德勒的觀點是,常規秩序對孩子來說就像牆之於房子一樣,給孩子生活的界限和範圍,這些由秩序感而來的界限和範圍讓孩子有安全感並產生自由。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拒絕午睡時間,你可以問他,學校上課有沒有午睡時間?現在也是在上課,只是地方換成在家裡,所以要和學校作息一樣。但是假日可以不午睡,因為那是放假。但如果孩子真的睡不著,是否縮短午睡時間,是可以跟孩子討論的。
2.利用小暗號:和孩子約定一個小暗號,告訴他當家長在忙公事而孩子有事想分享時,可以使用暗號,家長可能無法及時回應,但一定會在比較不忙時抽空回覆他。
這是個互相尊重的過程,孩子必須知道家庭是團體的運作,每個成員的合作才能達到團體的目標。我們正在幫助孩子學習合作,阿德勒精神是我們不能強加我們的意願給他人,但我們也不能為了和平而順從孩子的過度要求,這才是尊重對方也尊重自己。
3.每日和孩子一起檢討和修訂作息表:理想與現實一定會有差距,執行有困難的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,執行的順利的別忘了鼓勵孩子也鼓勵自己。
4.花時間訓練:對你、對孩子來說這都是新的體驗與學習,一定會有衝突和磨合,或突然退步的時候,別忘了你面對的是不滿7歲的幼兒,不是27歲的成人,時時提醒自己,退步或衝突很正常,正是因為這些不完美,所以我們才能持續努力和進步。
5.發洩精力:孩子有時坐不住,是因為他有滿滿的能量溢出來了,君不見很多幼兒園課表,一早都有大肌肉活動時間,就是先讓孩子們把能量消耗掉一些,才能聽得懂人話(誤),好好配合接下來的各種活動。極力推薦一大早就先給孩子來個居家極限運動或居家體操教室,網路上有需多影片,搜尋居家活動就有一大堆,要好好利用啊!
6.讓孩子參與家事:孩子在家24小時,混亂的程度,絕對是會讓你認不得家原本長怎麼樣子。家長們請不要一肩扛起,記得第二點嗎?孩子必須知道家庭是團體的運作,每個成員的合作才能達到團體的目標。常聽到「讓他做不如我自己做」,當然自己做又快又好,還不會被氣到爆血管,但別忘了,家長的又快又好也是經驗累積下來的,如果我們阻斷孩子參與的心,又怎麼能期望孩子10幾歲的時候就願意做家事,畢竟他一直被被灌輸家事不是他的事的概念啊!現在就教孩子怎麼做家事吧!他可能做得不是那麼完美,但當孩子可以有機會獨力完成,你會發現他為自己的能力感到快樂,獲得信心和成就感(勇氣),並願意做更多的嘗試。
最後謝謝自己和孩子宅在家,平安過了一天,國家也要謝謝你們呢!大家救國功不可沒!每天都要謝謝自己和孩子喔!
#居家防疫
#親子相處
#不要再肉搏戰了
#真的太辛苦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