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飛小時候有個小被被老公
一條咖啡色四方形的小毯子,沒有美麗的圖案,醜醜的顏色加上破破爛爛的邊布,卻是我的寶貝,雖然不用時時刻刻帶著他,但睡覺一定要有他,聞聞熟悉的味道,搓搓他破爛、軟軟滑滑的邊布讓人放心入眠。
不喜歡有人碰他,也不喜歡小被被去洗澡,媽媽拿去洗會被我大哭攻擊。就算被大人笑「你長大嫁人也要帶著你的破被被嗎」?蘇飛仍堅定捍衛小被被說「對」!
小被被陪著我好幾年的時間,傷心難過、開心快樂,小被被都讓我安心。不知道媽媽是否曾擔心我會不會永遠離不開小被被,但媽媽從來沒有阻止我用小被被。
事實上,像小被被這樣的安撫物,能幫助孩子從情緒上的完全依賴主要照顧者,逐漸嘗試與主要照顧者分離,然後趨向獨立。
因為剛出生時,小孩會仰賴和主要照顧者的身體碰觸,建立和外在世界的連結;但隨著年齡增長(大約4個月~7個月),小孩逐漸要練習和主要照顧者分離,向外在世界探索時,安撫物就會成為陪伴、減緩焦慮的角色。
根據美國的研究,幼兒安撫物的發展歷程
🔸通常在接近1歲時對於特定物品產生依戀,對奶嘴的依戀則從更早開始。
🔸對物體的強烈依戀從1.5∼2歲達到高峰,一直持續到3歲多,之後逐漸消弱。
🔸由於對安撫物的依賴是發展上的過渡期,在沒有大人介入的情況下,通常5歲左右會慢慢消失。5歲半時只剩8%以下的幼兒仍需要安撫物。
那蘇飛的小被被老公呢?其實在蘇飛大約小學六年級時,開始和姊姊一起睡覺,就沒有帶著小被被了。
好一段時間的某一天,蘇飛發現小被被被丟在垃圾桶裡。沒有傷心、沒有難過、沒有撿回來,就覺得『嗯,就這樣』,然後我就和小被被老公和平分手了。
現在回想起來,很感謝小被被那段時間的陪伴,幫助我邁向獨立。
事實上,有些朋友已經結婚生子了,仍然擁有安撫物,用這個小小的習慣,平復一整天躁動、忙亂的生活、穩定心情,其實也不錯。所以除非安撫物已經影響到身體、心智上的健康,或是影響到社交、語言等社會技巧的發展,否則通常不需要加以制止,或逼迫孩子戒掉安撫物喔~
#正向教養
#安撫物
#對不起小被被老公
#我變心了沒帶著你嫁人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