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在醫院上班,會有前後段年假的分別,通常以初二為基準線,初二前上班或初二後上班。當時有一個有家庭的學姊,非常熱愛上初二前段的班,那時還是阿妹阿的我傻傻問學姊:這樣不能吃年夜飯誒。學姊睨了我一眼說:小妹妹你以後就懂了。
小美和先生帶著孩子,大包小包返鄉回到婆家過年,提早回去大掃除幫忙採買,除夕幫忙張羅年夜飯,好不容易忙到初一,隔天就是小美期待已久的回娘家,婆婆卻趁老公不在時跟她說:小姑明天要回來,你明天留下來幫忙。小美瞪大眼睛,不知道自己聽到什麼天方夜譚。
方方的先生很開明,跟方方說除夕夜可以各自回家團圓或一年娘家、一年婆家吃年夜飯,方方覺得自己真是嫁到好老公了,喜孜孜的告訴媽媽她可以在家過除夕,沒想到媽媽厲聲拒絕,說:嫁得不好或死丈夫的才會在娘家過除夕,你們不准除夕回來。
方方很難過,她很想待在原生家庭過年,和大家一起大掃除、拜拜、除夕圍爐、初一走春….那些婚前再尋常不過的家庭活動,婚後也想繼續參加。但沒想到最大的關卡居然是自己的媽媽!
過年時,不熟的親友、以關心為名的無理打探,讓不少人想到過年就嘆氣。但婚後的女人,總會在這個時刻,更加感受到性別刻板印象的隱形天花板距離有多近,傳統桎梏多麽堅實,進步新時代女性是多麽虛假脆弱的面具。
過年,真的讓很多已婚女性心靈受創。
方方沒能說動媽媽,她決定自己放大假,先生也同意兩個人一起過新年,以後一年婆家、一年待在自己的小窩吃年夜飯。
小美聽完婆婆的天方夜譚後,深吸一口氣,力持平穩的告訴婆婆:我要回娘家。也真的初二當天頭也不回的直奔娘家。
至於學姊,後來我懂了,比起放年假在婆家大掃除、拜拜、煮菜忙得團團轉,學姊寧願在醫院上班團團轉,年夜飯是冷掉的便當也沒關係,起碼還有薪水和新年加給可以領。
雖然隱形天花板有時壓得你喘不過氣,但你也不用傻傻站著被壓。不管是迂迴的拒絕、直接的拒絕、還是消極的拒絕,你都可以拒絕,真的不用慷慨赴義。
與其犧牲,不如拒絕!
因為只有你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
做勇敢的你自己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