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男生不可以哭』
『有什麼好害怕的,你是男生誒』
『不用怕,那沒什麼』
2021年10月24日下午,好大的地震!
那時準備帶小太陽要去午睡,他正在叨叨絮絮他的玩具車怎麼樣又怎麼樣的時候,地震來了,衣櫥門震得嘎嘎響,在六樓的我們感覺搖好大又好久,心裡很抖又怕嚇到孩子,假裝很鎮定的帶孩子到客廳開大門靠樑柱,整個過程小太陽都持續玩具車的叨叨絮絮😅。
終於地震停了
🧑🏻🦰:剛剛搖來搖去是地震喔~
👦🏻:為什麼會有地震?
🧑🏻🦰:因為地殼在活動
👦🏻:為什麼會活動?
🧑🏻🦰:因為地球裡面的岩漿想出來,跟你一樣,所以會動來動去。
👦🏻:我剛剛有一點害怕
蘇飛心想你剛剛一直念念念,原來還是有在害怕呀。
🧑🏻🦰:謝謝你告訴我你的感覺,我們抱抱好嗎?
然後又抱成一團了❤️
孩子的感覺很重要,能夠感知自己的感覺,才有辦法發展出同理心去感知別人的感覺。
尤其是男孩子的感覺常常被阻礙,『男生不可以哭』、『有什麼好害怕的,你是男生誒』、『不用怕,那沒什麼』,很多女生常常抱怨另一半情感接收或表達不能,或者沒有同理心、我行我素,其實是因為這些社會刻板印象,加諸在男孩身上的情感枷鎖一道又一道。我帶團體時,在和男團員討論到『感覺』時,常常得到『不知道』,或其他非關感覺的表象答案。
其實男生不是沒感覺,而是他們的感覺被阻斷太久、情緒感受被藏得太深,以至於像罩了一層防護罩,怎麼都觸不到,連男生自己都不知道防護罩開關在哪。連帶影響親密關係的建立,夫妻關係或親子關係都是。
之前聽過有人說,男孩子天生不懂得表達情感,蘇飛是不信的,不然站在嬰兒室外面看,如果不看包巾顏色、腳圈、名牌,誰可以一眼告訴我哪個嬰兒是男生?哪個嬰兒是女生?有男嬰比較不會哭、不會表達情緒這件事嗎?
事實上,嬰兒感性研究顯示,剛出生的男寶寶比女寶寶更敏感更有同理心喔!我們的爸爸們是被後天教育壓抑了感情表達的。知道了這一點,更不能重蹈覆徹,小太陽的情緒表達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,哭泣或生氣時不壓抑、教他如何如實表達自己的感覺,也示範如何表達情緒。
再回過頭來看看害怕這件事,阿德勒心理學又被稱作勇氣心理學,在上阿德勒親師諮詢課程時,有個回家作業問我們:何謂勇氣?我那時回答:勇氣是了解自己的恐懼、直視自己的恐懼、接受自己的恐懼,選擇與他和平共處或想辦法克服它。
阿德勒心理學的大師楊瑞珠教授則說『害怕,是勇氣的核心,必然與勇氣同時存在』。大師果然是大師,一句話抵過我們千言萬語。
怎麼和孩子談害怕和勇氣呢?推薦大家可以和孩子一起共讀賴馬老師的『勇敢小火車』。
勇氣,是帶著害怕前進,ㄅㄨ~ㄅㄨ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