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鴻有妥瑞氏症,
不能克制地甩頭、突然大叫,
和不由自主地眨眼和聳肩,
雖然不會危及生命,
但人際關係和團體生活總要忍受異樣的眼光,
也因為症狀干擾,
幼稚園換了兩所、小學換了三所。
幾天前過世的喜劇演員 脫線先生,
是洗腎病人,
晚年家裡雇用外籍看護照顧他。
脱線曾在網路上說,
算命的說,
他老年時會有一段異國戀情
有位外國女孩每天陪在身邊,
綴前綴後(tùe-tsîng-tùe-au,跟前跟後)
似真似假的說笑,
病痛在身仍不脫喜劇演員本色。
小櫻則是沒想到,
有一天會被人用哭聲聲控,
把自己的吃喝拉撒睡都擺在一邊,
甚至掛掉老闆的電話,
只為了滿足這個小小人的需求。
甚至當她上廁所的時候,
這個人堅持要待在搖滾區,
眼巴巴望著她。
人生要遇到讓你不得不放棄界線的角色,
不外乎生病、因年老失去自理能力和當父母,
大部分情況下,
媽媽放棄界線的速度比爸爸快,
也比較少反抗。
小櫻當了媽媽後,
扎實的感受到界線消失的無奈。
但孩子百分之百的信任與愛,
燦爛的笑容和撒嬌的訴愛軟語中,
小櫻選擇接受無奈並轉化為愛。
脱線先生其實可以怨天尤人,
抱怨身體不適和被人看顧的不便。
但在老病的身份之外,
他選擇用喜劇演員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經歷,
展現面對生命的豁達。
小鴻顛頗的求學路,
在接觸了游泳後展開了不一樣的歷程。
妥瑞氏症還在,
但他在游泳中釋放能量。
他不再甩頭與尖叫,
雖然還是會眨眼與聳肩,
但他在游泳中找到自己。
小鴻是黃泳鴻,
2018年世界中學運動會的台灣游泳代表選手,
他說:
「我就是我,你就是你,你跟別人不一樣怎麼了嗎?說不定比別人更好啊!」
「因為妥瑞症,我走運動員這條路,我滿感謝的」
上星期六在阿德勒讀書會時,
楊瑞珠老師說:
「你的全部,大過於你人生的總和」,
我被這句話定住了。
好像告訴我,
你可能困在母職或任何的角色中,
你可能身上背著年老或生病的標籤,
但現在你所扮演的角色,
都不足以代表你這個人。
尤其在我看到小鴻的故事後,
更覺得妥瑞症如果是黃泳鴻的人生總和,
那麽他的堅韌、對運動的熱情、執著、
對自我的認同與肯定,這些「你的全部」,
絕對大於妥瑞症這個人生的總和。
所有人生裡的關係、歷練與體悟,
才是建構出「你」這個人的重點啊!
✅勇氣心理學
✅阿德勒觀點的健康社會生活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