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小太陽常用哭腔哭調,情緒化的反應他的挫折或生氣。那日趕著要出門坐公車時,他因為鞋子穿不進去而大哭大叫,看小太陽不想配合的樣子,我便幫他穿上。殊不知小太陽更憤怒,瘋狂大叫之外,還把穿好的鞋都踢掉!
時間壓力和重複應付情緒的疲累,我只能鐵青著臉說:那你不要穿。僅僅只是要做到不吼罵就已經花去全付心力。
晚上好不容易盼到愚父回家,可以換手。前往吃晚餐的車子上,愚父只是跟我講了幾句話,小太陽就跳針式『媽媽、媽媽』的大叫,我理智斷線的大吼一聲『幹嘛』!全車安靜,接著小太陽委屈地爆哭。我的理智回來了一點,又進行情緒補救。
唉…感覺自己一直在瞎忙,無法接住自己,也無法接住孩子,只有挫折、挫折、挫折。
經期前是我的逢魔時刻,情緒毫無防備,憤怒一觸即發,無法好好的同理與教養。情況嚴重時需要吃藥來度過經前症候群。
其實我是知道的,穿不上鞋子的挫折大叫是想被安慰。跳針式的大叫是想尋求關注。但經期前,一切好難,情緒總是跑得比大腦還快。
每天陪孩子睡覺的時間,也是我靜心回顧及練習的時間。那日除了氣餒與挫折,還發現自己在狀態不好的時候,對孩子哭腔哭調、哀哀叫的講話方式尤其不能容忍。為什麼呢?在靜心練習時有委屈、受傷、難過的情緒讓我淚流,徘徊在這無法繼續下去,於是我模仿上次羅老師與我冰山對話的方式和自己一問一答。我找到小時候,因為哭腔哭調的講話方式被媽媽大吼『恬恬』,而哭泣的自己。
👧🏻:我不是故意要這樣講話惹媽媽生氣的,我只是還沒學到怎麼好好的表達,可以不要兇我嗎?
小時候的自己不停的哭泣著,現實中的我也淚流不止。我擁抱這個傷心、委屈、受傷的孩子,接受她的情緒、讓她的情緒奔流、陪伴她一起度過。
好久好久後,孩子說
👧🏻:媽媽不是故意要對我兇的,她只是太忙。
我感覺到內在小孩的善良,找回了對母親的愛,並且和小時候的媽媽和解。
這時我才想到,為什麼小太陽在車上平靜下來後,要求我對自己大吼的行為道歉而我卻說不出口的原因。我原本以為我是情緒還沒整理好的關係。但原來是我的內在小孩忿忿不平『我被我媽媽兇和大吼都沒有獲得道歉,憑什麼你可以獲得道歉』。
一切真的不平靜,而且是來自非常深非常深的翻湧。我現在知道了,我找到了這個受傷的小孩,好好的接住她了。今天開始,面對哭腔哭調的孩子,我也可以好好的接住他了。
原來 教養,面對的是自己!
~~~~~~~~~~~~~~~~~~
你不見得要跟蘇飛一樣去找冰山或找出小時候的自己。但是希望你可以從蘇飛的經驗裡面看到,有時我們做不到正向教養時不用一直怪自己,鞭打自己,也不要覺得孩子是故意的、不受教,因為那很可能是我們的內在,被我們遺忘的需求在吶喊求救。這時只需要停下來擁抱一下自己,跟自己站在一起就好。
面對那個很想要引導孩子、很努力想正向教養的自己,我們都需要溫柔以待。
#3y10m
#恬恬是台語安靜的意思
#對自己也要正向教養
